魯迅先生在《吶喊》中的《故鄉》末段寫道:「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中國當代藝術,是個偏離千年古典藝術大方向的小伙子。這個天生選擇了「入世」的野孩子自誕生便穿越革命內亂、價值變遷和文化衝擊的年代,跑一條有血有淚,不無「冤枉」的道路。所見所聞,傷心的比快樂多。手裡握著用來掙飯吃的水墨、陶瓷和天然漆,這小孩跛著腳追尋傳統古典藝術的雅秀和工整。走不遠,腳患滲血,沒法子,醫不好的,是來自近代史種種苦難,還沒痊癒的創傷。
這小伙子於是另闢新路,沿用傳統方式,注入現代的人文精神,把幾千年主要以詩文排遣的「憂國憂民」的心態,以實驗水墨畫、跨素材雕塑及視像錄影與觀眾進行隔時空、跨地域及超文化的對話、討論和反省。縱使中國當代藝術偏離「西方中心主義」之說,中西古今藝術的發展模式難免相像,概括而言,中西藝術皆演示古典重美感 (Aesthetics) ,當代重人性 (Humanity) 的方向。
當代藝術跟人性及社會價值觀的對話,是一場充滿著獨白和反問的諷劇。香港藝術館《原道》中國當代藝術的新概念展覽,主辦單位以五大主題把藝術品分類。會館裏有多篇優秀的導覽佳文,其中一句「也許藝術能成為修復塵世創傷的關鍵,並連接我們對歷史的記憶和現代城市的認知,喚醒被城市遺忘的詩意」猶甚發人深省。今天讓我以解讀藝術為旨,總括當代藝術三個與觀眾溝通的方式,圖文並茂稍作分享,同時探討當代藝術的社會責任。
喻古於今:把古代智慧現代化
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後世的經典古藉及哲學繁多,儒道墨法,史記文載,參透箇中哲理淵學已不容易,能喻古於今,會否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爭議不斷。在這個著重通識,同時資訊氾濫的年代,所謂膚淺的大眾,多少是因為招架不了猶如洪水崩堤的資訊而選擇不問世,不探知?探知,宜由淺入深,當代藝術結合了化繁為簡及啟發引導的作用。
洪強《道生一;萬物生(系列三)》
洪強的《道生一;萬物生(系列三)》,以數碼裝置演示萬物之本「一」,如同細胞分裂般繁衍萬物,現代生活的「道」其實亂中有序,如何去無存菁,是今日數碼年代探求真理的過程中必須處理的問題。邱黯雄的《新山海經(二)》重新演繹這本先秦古藉,現代版山海經中記載的四時萬物,記述的並非自然萬物之道,而是現代文明進化之道,反諷的姿態著人反省現代社會的運作。
張羽《意念的一種形式2013.5.26》
今日人類的思想模式,被日新月異的新聞新事淹沒。資訊科技表面上使現代社會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個人思想看似自由開放,但一切會否只是張羽的《意念的一種形式2013.5.26》? 俯拾皆是,一模一樣的碗子是現代人的腦袋,塗在碗裏墨黑的薄膜是思想模式。現代社會崇尚思想開放獨立,容許我們退一步宏觀大局,會否驚覺所謂的自由意願乃倒模式思想灌輸最成功的例子? 現代思想發展,究竟怎麼了?
反客為主:思路過程為主,終產作品為副
當代藝術借助錄像演示創作過程,這是古典藝術沒有的工具。與其說錄像及成品起了相輔相承、互相補足的作用,還不如說錄像是藝術性的根,成品(不論是雕塑還是畫像)為果。邵岩的《心跡》和楊國辛的《蟄》,源起書法之道,錄像分別捕足了兩位藝術家如何表達如游隼般灑脫充勁的墨法及剮心般沉重實在的拓印精神。錄像化的古典藝術變成了一種功夫,更容易明白之餘,亦強調了過程中的勁勢,擴闊了藝術中美感的定義:終作之美,能見於創作經過及心路歷程。
朱興華《呆坐著》
必須提提朱興華的《呆坐著》。這個以鐵絲網及木箱合製而成的雕塑,可以說是「其貌不揚」,怕且以鑑賞古典藝術的眼光來看,可批為欠缺美感。然而,這不就剛好體現了當代藝術以思路過程為主,且具有多少社會啟發的精神嗎?幼鐵線纏出來的一對老人呆坐著,旁邊的短文錐心的一問一答:「……坐到什麼時候?或者,他們已沒有了時候。」是我想多了,還是這雕塑在為社會不公作出無聲抗議?
華洋共處:跨文化的對話
李津《李津的盛宴》﹣ 飲食男女幅
中國當代藝術最大的一個躍進,是通用多語言來表達所想。李津的《李津的盛宴》共兩幀水墨設色紙本橫幅,表現著截然不同的思想。其中一幅畫的是一堆西洋食材,揉合了中國水墨法和西方水彩技巧,題上詩人Rafael Campo的詩作Her Kitchen,以東方筆觸演繹西洋詩意。魏青吉的《好萊塢上的紅旗》是不是一種挑釁?還是環球經濟瞬息萬變的情況下,「供」適應「求」的描述而已
魏青吉《好萊塢上的紅旗》
中國當代藝術這個野孩子在吶喊,無聲勝有聲。那無可無不可的心態,靜靜的充斥在大氣中。也許這就是曾經經歷近代血淚史的中國近代藝術家最擅長的溝通方法:作出無聲的吶喊。看罷《原道》展覽後,我在想,中國當代藝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記者,這條手牽手走的道路,「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First published on http://www.TheHouseNews.com 主場新聞
Comments